正文

张作霖为什么杀郭松龄?张学良与郭松龄曾是挚友

来源:小编整理 分享

据记载,虽然郭松龄张学良17岁,但是张学良与郭松龄却是莫逆之交,作为张作霖大儿子的张学良,在父亲面前大力推荐郭松龄,于是郭松龄也得以一步青云,但最终张作霖还是怒杀郭松龄,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

郭松龄,小编最初只知道他是奉系著名将领,一查资料才知,原来郭松龄还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这个身份来源可不简单啊!郭松龄自己则当上了奉系的将领,再张学良与郭松龄的挚友关系,郭松龄在奉系也得以平步青云,只是最终结局还是张作霖怒杀郭松龄。

张学良与郭松龄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出生于沈阳东陵区,其父是个私塾先生。早年入私塾读书,19岁进入奉天董汉儒先生开办的书院读书,19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奉天陆军小学堂,开始学习军事知识。郭松龄勤于职守,深得陆军统领朱庆澜的赏识。1909年,朱庆澜调入四川驻防,任陆军第34协协统,郭松龄随朱入川,任第68团连长、营长,随后不久郭松龄加入同盟会。1912年四川受武昌起义的影响,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朱庆澜任副都督,但随后不久,朱庆澜受到川籍将领的排挤被迫离开四川,郭松龄也无法在四川立足,只好离开四川。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次年进入中国陆军大学。1916年郭松龄从中国陆军大学毕业,被聘为北京讲武堂教官,从事军事教学工作,随后不久由于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朱庆澜将军担任广州省省长,郭松龄南下投奔朱庆澜麾下,先后担任粤、皖、湘边防督办公署参谋和广州省警卫军营长等职务,后来又调任韶关讲武堂教官,为广州军政府训练军队和培养军事人才。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郭松龄无法在广州立足,只身回到奉天。

郭松龄

回到奉天的郭松龄在陆大同学、时任督军署的秦华的推荐下进入督军署任少校参谋。1919年2月,张作霖重开东三省讲武堂,郭松龄调入东三省讲武堂任战术教官。在这里,他结识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二人结成莫逆之交。时年郭松龄36岁,张学良19岁。张学良毕业后,向张作霖力荐郭松龄出任自己的副手。随着张学良的升迁,郭松龄从担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起,先后担任调停直皖战争先锋司令、陆军第八混成旅旅长、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副司令、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主力之一第三军副军长、奉军第三方面军副司令,实际上就是奉军主力的统帅。在此期间,郭松龄始终和张学良组合在一起,军中一切大事,郭松龄都可以做主。

张学良晚年自谦:“我的前半生完全靠他”

因为张学良的缘故,张作霖对郭松龄开始格外关注,1921年5月,郭松龄被破格提拔为扩编后的陆军混成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任旅长的第三旅合署办公,在合署办公的框架下,张学良完全将军队的指挥权和人事权交给郭松龄。在郭的主导下,张学良和郭松龄在军队系统开始创办军需独立制度、提拔军事院校毕业的学员出任官佐,三、八旅的军事战斗力大为加强,远远地将仍有绿林习气的其他各旅甩在后面。一段时间里,张学良和郭松龄的军队成为奉军的模范军队。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由张学良任司令、郭松龄任副司令的奉军东路军第二梯队虽然在奉军整体溃败的前提下,撤退有序,仍在三海关一战中,在临榆、抚宁一线顽强地抵抗了几倍于己的追兵,阻止了直军突破山海关防线直取奉天的进攻,使得奉军的主力得以安全撤回奉天。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学良和郭松龄已然成为奉系集团两颗军事新星。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将奉军编为三个军,张学良和郭松龄为第三军正副军长,是奉军的主力。在山海关、九门口的主战场上,郭松龄在关键的石门寨、黑山窑战斗中,率领部队,身先士卒,英勇善战,一举突破直军防线,为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奉军中掌握军权的人物。

在长达七年的合作中,张学良和郭松龄的共事与合作始终为奉系集团内部众多人士羡慕不已,也为外人津津乐道。据张学良1926年12月31日自责通电中说:“爰识郭某(指郭松龄)于寒微,遂竟倾心相属七年,赞翊擘画多方,昕夕无间,情同手足,方期危舟同济,共度狂澜……”张学良对郭松龄的信任和依赖是超乎寻常的。当时三、八旅的事务一般都是郭负责,军事指挥和一般人事任免也多由郭松龄操持。张学良如此放手,超出一般人的想象。郭松龄对张学良也很尊重,平时做事都是经请示后才决定,少有依仗信任而有所跋扈,尤其是张学良坚持的事情,他多是服从。时人评价说:“张对郭推心置腹,而郭对张也鞠躬尽瘁。一般人都认为郭是张学良的灵魂。”张学良自己就曾经公开说:“我就是茂宸,茂宸就是我。”可见他们俩之间的骨肉般情谊。

郭松龄公开坦言:“一身所有,皆公之赐。”

郭松龄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随着张学良的升迁而升迁,尽管在这七年的时间里,郭松龄由于他自己的努力,加上他自己的才干,迅速成为奉系集团掌控奉军主力的人物,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些都与张学良的关爱分不开。郭松龄是个感情用事的人,也是个爱憎分明的人。早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郭就因为和韩麟春、姜登选闹口角愤愤离开战场,是张学良连夜追赶到他,经过劝说才将他拉回战场上。张学良对郭松龄说:“茂宸,你要干什么?从前我是你的学生,可今天不同啊,我现在是你的长官,没有我的命令,你擅自率领部队离开石门寨,破坏了整个军事部署,这怎么行!现在我身上什么也没有带,你要抗命,就开枪把我打死,不然你就得服从我的命令。”在张学良的诚恳劝导下,郭幡然醒悟:“我违背了军法,现在只求一死。”张学良扶着郭松龄的肩膀说:“老哥,你愿意死?要死,你到前线去死,何必让我处死你。你要给我争面子,就带领部队把敌人打垮。”正是张学良这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郭松龄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取得了赫赫战功。这与张学良的真诚和诲人不倦分不开。

奉系集团内部本身隐藏着重重矛盾,有“士官派”和“陆大派”、“老派”和“新派”、“文官派”与“武将派”之争。张作霖对于影响奉系发展的后两个派系之争看得较重,解决得也很好。但对于士官派和陆大派的纷争张作霖过问得并不是太多,因此这两个派系的矛盾愈演愈烈。尤其体现在郭松龄和杨宇霆两个人身上,两人几乎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杨宇霆作为“士官派”的领袖始终压制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张学良也和郭松龄深有同感。在这种长期的矛盾中,不仅张作霖没有更多的去关注,就是张学良也没有去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加以劝导,反而对郭松龄表现出格外的同情。如在1924年11月12日郭松龄对张学良说:“上将军脑筋太旧,受群小包围,恐已无可挽回,我要推你继任东北首脑,改革三省局面。”年仅24岁的张学良听了,骤然骇然失色。但张学良既没有批评郭松龄,更没有劝导郭松龄,反而对他的话表现出漠然处之。

尽管奉系内部矛盾重重,但整个集团仍能形成以张作霖为核心的统治构架。张作霖在奉系集团内部最倚重的智囊人物是杨宇霆,军事指挥人物是郭松龄,“经世治国”人物是王永江。由此可以看出,郭松龄在张氏父子心目中的地位。

精彩推荐

热点资讯

电话恐惧症是什么样子的?电话恐惧症7大症状看看你又没

健康养生

健身也会有坏处?不小心养成这些“心理”就会被健身绑架了!

健身塑形

你必须知道的9个口罩技巧 让你不再为佩戴口罩感到烦恼

热点资讯

香港高街鬼屋灵异事件 这里是地狱与人间的出入口(香港最阴之地)

奇闻趣事

10个坑了我们好多年的电子产品误区,原来这些听说回来的都不是真

男人杂谈
查看更多

名人资料

查看更多

美女美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