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贡问孔子的故事 子贡问为仁的典故

来源:小编整理 分享

子贡问孔子

子贡是孔子门下一个比较出名的弟子,他非常好学,能言善辩,很有才能。他经常向孔子问问题,他的问题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也可以看出孔子和子贡的才智。

子贡像

子贡像

子贡问孔子该怎么管理国家,孔子的回答是,只要能有充足的食物,还有战斗装备充足,加上百姓的信任就足够了。子贡又问:“如果一定要从中间去掉一个,那么最先去掉哪个好呢?”孔子说:“那就先去掉装备。”子贡说:“还要再去掉一个,去哪一个好呢?”孔子答:“去掉食物。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百姓的信任,就离着灭国不远了。”

孔子觉得做政治必须要讲经济建设,还要获取百姓的信任,实在万不得已的话,就算是去掉国防和经济,也是需要百姓的信任的,所以可以看得出来,在孔子的眼里,取得人民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很重要,但是没有了百姓的信任,即使你装备再好,食物再多,国家也是相当危险的。

后来,孔子的名声是越来越大了,大家都觉得他可以辅佐君王,有抱负,很多人都来拜访孔子讨教问题,鲁王和齐王的使者都来和孔子讨教,子贡也在现场。过后,子贡问老师,齐王和鲁王都问老师,什么是从政的第一要务,您对齐王说是节约金钱,您对鲁王说的确实体恤臣民,为什么一样的问题您有两个不一样的答案呢?孔子说:“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齐国是很浪费很奢侈的国家,所以给他那样的答案。鲁国是大夫之间都在争夺财势,想要让鲁公成为光杆司令,所以我让他了解自己的臣民。”听了这话,子贡越发尊敬起老师来。

子贡问为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上之仁者。”其意思是:子贡问该如何提高道德修养,孔子说,木匠要做好工事,必然要先使工器锋利,住在一个国家,需要与士者的贤者以及士人中的仁者交往。

子贡图

子贡图

从浅层看,提高道德修养和木匠做工是没多少关系的,可是往深层次想,木匠要做好工事,得有好的工器,同样地,君子要提高道德修养,就得和道德修养高的人交往。这就是子贡问为仁这句话中两个事物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了。

其实,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证明了子贡问为仁的这句话的道理,为了孟子的教育,孟母几次迁家,不让他跟随外界而荒废学业,最后选择了学习气氛浓厚的地方安家,所以,要想做好事,你得有好工器,而要做好君子,你得有像君子一样的朋友在身边。

古时类似于子贡问为仁这样的话很多,都是关于交往的,只不过有些复杂,如上面论语中的这句,但也有比较浅显易懂的。如宋朝欧阳修:君子与君子以同道而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这话有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味道,但也从侧面反应了和思想道德高的人交往,那么你也会是道德高的人。还有西晋的付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颜回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都同样的阐述了子贡问为仁的这句关于交往的话。

子贡简介

子贡是孔子弟子比较出名的一个,成绩优异,而且还能言善辩,做事十分有能力,经商也是顺风顺水,是孔子众弟子中最有钱的一个,而且子贡做生意都是取之有道,不收取不义之财。

先贤端木子

先贤端木子

论语对于弟子介绍中,对子贡的着墨比较多,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子贡受到了很多后人的爱戴。

当时《诗》是训练语言的教材,所以孔子一直把它作为课本,要求自己的学生能够搞清楚里面的意义,还能够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尤其是在外交的时候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的人是不能完全达到孔子的要求的,而子贡就完全掌握了老师所说的。

孔子和子贡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看出子贡能够灵活的用诗中的诗句,子贡和老师的一问一答十分精彩。孔子认为子贡每次的回答都十分贴切。子贡在学问上十分出色,史记中有记载,子贡一出,五国有变,子贡保住了鲁国,可以看出他的惊人智慧和口才。

虽然子贡很有才能,但是他是非常尊重老师的,把孔子当做日月。孔子每次遇到危难时,子贡总是挺身而出,帮助孔子脱离险境。他非常不喜欢别人说老师的坏话,会和诋毁老师的人争论,但是孔子不是很看好子贡,总是偏袒颜回,只把子贡当做第二等人。

子贡最后死于齐国。被追封为“黎侯”,后来又加封为“先贤端木子”。

精彩推荐

热点资讯

电话恐惧症是什么样子的?电话恐惧症7大症状看看你又没

健康养生

健身也会有坏处?不小心养成这些“心理”就会被健身绑架了!

健身塑形

你必须知道的9个口罩技巧 让你不再为佩戴口罩感到烦恼

热点资讯

香港高街鬼屋灵异事件 这里是地狱与人间的出入口(香港最阴之地)

奇闻趣事

10个坑了我们好多年的电子产品误区,原来这些听说回来的都不是真

男人杂谈
查看更多

名人资料

查看更多

美女美图

查看更多